平淡、互助、融洽、歡樂……千種宿舍千種風格,每一個宿舍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相處模式和學習方式,每一種不同的風格都烙下了我們相識相遇、彼此成就的故事。
他帶動宿舍不斷向上攀爬(宿舍:6棟B座133)
“你好,我叫黃信博”,簡單直接的自我介紹,真心誠摯的笑臉,初見的尷尬局面在無形之中被黃信博打破,來自2021級經管學部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專業的黃信博的寢室故事就從這直白卻也熱烈的開場白開始了。
都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在問到三人之中誰更像“師”時,魏輝和朱德萌不約而同地說出了黃信博的名字。黃信博是班級里的團支書,經常積極的參加各類的比賽以及活動,是三人中最自律的那一個,總會鼓勵和督促其他兩個室友,他在入學的時候就給自己制定了每天的計劃表,對學習時間、作息時間以及課后時間有著自己的規劃。在黃信博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寢室三人每天準時晚上十一點熄燈睡覺,早上六點多起床上自習,“老師都對我們三個眼熟了”,與早起只為了搶到一個不會被老師注意到的位置的同學不同,黃信博總會帶著兩位室友一起去搶課堂的前排,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從大一開學到現在的考勤率百分百,平時分拿到了滿分。他們會經常一起在宿舍討論課堂上學習的內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問,然后一起解疑,因為剛剛退伍回來的原因,魏輝在學習上比較吃力,黃信博和朱德萌便會耐心的給他講解重要的知識點,讓魏輝一步一步、穩扎穩打地前行著。在緊張的期末復習期間,他們互相轉發知識點,分享自己的課堂筆記,天道酬勤,最后在期末考試中黃信博取得了專業第十四名的好成績,朱德萌在班級里名列前茅,魏輝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剛開學一個月,黃信博的步道樂跑便已經打卡了二十二次,在他的積極帶動下,室友們緊跟他的步伐。
他們的相處非常默契和諧,每當黃信博在宿舍處理自己的事務時,其他兩人就會默默降低音量,他們也許不像女生宿舍一樣每天都泡在蜜罐之中,但他們的溫馨在各種各樣的細節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對于宿舍衛生,他們是三人輪流負責的,但魏輝總會主動默默地打掃,每當這個時候,一個人的打掃都會演變成三個人的宿舍大掃除,沒有過多的言語,只有真誠的行動。
明晰的規劃,積極的帶動,不吝嗇的分享,他們不斷向上攀爬,書寫著自己的滿意答卷。
齊心亦有為(宿舍:5棟431)
“我們不怎么需要跑圖書館,宿舍就是圖書館?!彼膫€陽光的大男孩坦誠道,可見在宿舍里學習是他們都認可的學習方式。來自2020級外語學部英語專業的男生宿舍5棟431是校園十佳宿舍之一,其座右銘“學習與思想齊飛,成績與品德同進”是對他們最準確的描述。
四位男生初入文華學院,輕輕推開宿舍門時內心都有些忐忑和期待,他們都不是武漢本地人,對于未知的城市和接下來的學習充滿好奇與憧憬。談耀楠是浙江人,也是全宿舍唯一一個外省學子,據他回憶,剛入校之時,其他三人總是會幫助他,他也快速的融入了這個集體。在初識的相互介紹中,他們驚奇的發現彼此之間居然有著三歲的年齡差,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在交談中發現了共同的興趣愛好和話題,“我們四個人里居然有三個人是一個星座!”談耀楠激動的分享到,這一切都使他們感到彼此之間難得的緣分,同時也成為了他們建立起和諧宿舍的基石。
5-431有一個宿舍公約,其中條理清晰地列出了宿舍同住的各項規則,包括衛生、作息、學習等各個方面。在如此清晰的宿舍公約之下,四人之間幾乎沒有出現過矛盾——他們每天七點起床,十一點熄燈之后不大聲喧嘩,在制定的衛生表指引下,每日一人打掃衛生,每周一次大掃除。這樣有秩序的宿舍生活保障了他們的休息狀況和衛生健康。而在學習上,5-431可謂是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安靜的宿舍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大一學年,談耀楠、李逸瑋、劉呂豪皆位于專業成績排名前十五名,李逸瑋、劉呂豪更是獲得了一等獎學金。除此之外,談耀楠在外語學部團學聯擔任了泛媒體中心主任,負責官微運營、大型活動攝影及新聞稿撰寫,李逸瑋和劉呂豪在“古田話劇”中獲得了二等獎,何放加入了外語學部籃球部,他們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發光發熱。
良好的宿舍氛圍絕不僅僅來自于條理清晰的規章制度,更多的也來自于他們的用心經營。四人有著他們獨特的趣味學習法——他們常常在宿舍接龍背誦英語課文,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來去之間互相糾錯,他們還會進行單詞搶答,在這樣輕松有趣的過程中,課文和單詞也就深深刻在了他們腦海中。在課余休息時間,他們每周五會聚在一起看英語電影,以此提高口語水平,平日里他們興趣相近,常常分享各自的觀點,整個宿舍儼然是合作共贏的良性循環。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5-431宿舍里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著自己的閃光點,而當他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并不會灼傷彼此,而是相輔相成,照亮彼此,有如此值得彼此依靠的伙伴,他們必定會在前行路上,一往無前。
在獨立與融洽中,她們各奔前程(宿舍:13棟1311)
“我們可能并沒有那么如膠似漆,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事情,維持這樣一個和諧且彼此尊重的關系?!?與其他宿舍相比,來自2021級人文學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何昕亮宿舍顯得有些不同,她們不會過多的黏在一起,不會互相鼓勵督促進行集體的學習。她們的宿舍通常是安靜的,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她們彼此尊重,不破壞彼此的舒適圈,剛入學時,獨立而直率的她們便約定好,遇到問題和矛盾時不要彎彎繞繞,傾訴出來,大家一起去解決。正是因為她們達成的這個共識,才促成了現在獨立而融洽的宿舍氛圍。
在這樣獨立且融洽的氛圍中,她們每個人都維持著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方式。何昕亮是宿舍里最早起床的,每天晚上九點多睡覺,五點多起床后便直奔學校后山背英語單詞,在期末時常待在圖書館進行全面的復習,規劃好自己的每一天。在上課時她踴躍發言,積極表達自己,幾乎所有和她一起上課的同學都知道她的學號“78”;在課余時間,她熱衷于做志愿,一個學期志愿時長達到了80多個小時,作為班級的體育委員,她還經常督促室友們一起去樂跑打卡。室友王霜也常常被何昕亮的認真所感染,但與何昕亮不同的是,王霜更習慣在宿舍里學習,在學習方式上,王霜則更喜歡抓重點復習。即使方式不同,但相同的自律與主動讓她們在期末分別取得了專業第三和專業第一的好成績。室友陳天杰是班里的團支書,大多時候她都在為班級事務忙碌,北方人直爽的性子為這個獨立而融洽的宿舍增添了歡笑。另一位室友鄒雨欣,她是一位默默付出的行動派,她常常會在室友睡覺時主動去打掃宿舍的衛生。 四個人性格迥異,習慣迥異,但都互相尊重著,彼此學習著。
在她們宿舍,每個人獨立卻又能融洽相處,雖然彼此之間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感,但總有些溫暖的瞬間浸潤著彼此。在情緒崩潰時室友給予的安慰,在生日時室友給的驚喜……這些都讓她們發現自我的獨立與集體的融洽是不沖突的。
在獨立與融洽的宿舍氛圍中,她們各奔前程;在文華學院,才大一的她們四人剛剛啟程,似錦的未來正在向她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