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學院校長劉獻君與學子暢談“什么是學習,學習是什么?”
4月7日,文華學院機電學部2021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1班開展了以“‘一人一經典’分享會”為主題的班會,文華學院校長劉獻君教授欣然接受了邀請并參會。
班會上,潛能導師呂照瑞首先提出加強經典閱讀的意義,并提出如何閱讀經典的建議。
班會中,七個學習小組負責人鐘凱、徐之昊、馬造晨、張可玙、楊順祥、吳子宇、王喆通過PPT匯報的形式分享了自己小組上學期學習的基本情況和每一個人閱讀經典的感悟。
接下來,劉獻君校長和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體驗。他說,同學們談了自己學習《論語》《實踐論》《大學》《鬼谷子》等經典的體會,也談了如何加強學風建設的體會和規劃,非常好。
劉獻君校長意味深長地說,同學們到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那么深刻理解學習十分重要。他提出兩個問題:什么是學習,學習是什么?這兩個問題有什么不同?
他強調,這兩個問題是有區別的,什么是學習?是描述性的,是回答學習的現象,如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學習是什么,則是規范性的,是回答學習的本質。學習是什么呢?詞典上說,學習是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的過程。簡單地說,學習的本質是“主動地探索”?;诖?,劉獻君校長從四個方面談了自己對學習的認識。
一、學習是個體的行為
學習過程是知識與大腦的聯結過程,每一個人的大腦都不一樣,學習過程不一樣。我常說,讀書學習誰也代替不了。
二、學習是為了滿足個體的需要
需要是人的行為活動的內在驅動力。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需要、目標,自然要學習。因此,學習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學習是經驗的改組(杜威)”
任何學習都是建立在個體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是一種自我更新。因此,學習中要注意經驗的積累和運用。
四、學習是自我建構的過程
個體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建構自己對現有世界的解釋和理解。自我建構的過程也是一個創造過程,需要在想、說、做、成中不斷反思、總結和提升。
劉獻君校長強調理解學習的本質,需要認真學習經典。“經典是探索的起點”,經典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根本觀點,也對學習進行了深刻闡釋。例如,從《論語》中可以看出,學習是孔子留給中華民族的第一遺訓,其中有很多對學習本質所闡述,如“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薄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皽毓识?,可以為師矣?!薄跋聦W而上達?!薄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薄叭诵?,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钡鹊?。
最后,劉獻君校長希望同學們在學習經典和在學風建設中,認識學習的本質,從而自覺學習,刻苦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效果。
會議結束時,呂照瑞老師頗有感觸,他說道:“校長今天的講話非常生動,讓我們加深了對學習重要性的理解,希望能夠形成良好的學風?!保ㄖ袊逃诰€ 通訊員:程煉)